logo
Navigation
Views: 2993 | Replies:0
多名美国院士和诺奖获得者为蒙冤华裔科学家请愿
OP 05/13/2016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仅仅因为是华裔身份,他们(如美国国家气象局水文专家陈霞芬和天普大学物理系教授郗小星)屡次在缺乏充分调查情况下,被监视或逮捕。美国司法机关近年来多次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行动引发了广泛关注,1月10日,多名诺贝尔获奖者、美国院士在公益请愿网站(Change.org)联合发出请愿,要求对华裔科学家的双重标准和执法不公进行独立调查。


公益请愿网站(Change.org)截屏图


请愿如下:


向美国司法部长请愿:我们要求对华裔科学家的双重标准和执法不公进行独立调查


虽然我们支持政府努力调查和起诉关于政府和公司秘密的偷窃事件,但我们还是被华裔美国人被逮捕的模式所震惊——缺乏足够的调查,只是基于种族身份的特殊,便由联邦执法和检察官执行逮捕。这无疑违反了平等保护的权利。下面是两个最近的例子。


在国家气象局的Sherry Chen(陈霞芬)被逮捕的五个月后,在她接受审判的前夕,案件被无缘无故地驳回。同样,天普大学物理学部门的主席——博士郗小星,曾在家里被调查人员用枪指着,并且是在他妻子和孩子面前,而后来他的案子也被法院驳回了。政府给出的相关证据甚至没有与它所声称的技术有关。陈郗二人职业声誉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他们的家人则受到精神上的伤害和经济上的损失。


我们请求美国司法部对Sherry Chen、郗博士以及其他类似的案件进行独立调查,探明种族、族裔和国籍是否在其中起到一个非法的作用。


请愿书的末尾还附了联合签名名单(详见文末)。


当地时间2015年9月15日,美国华盛顿,曾遭美国司法部不实指控的华裔物理学教授郗小星(右)和联邦部门水文专家陈霞芬(左)在华盛顿表示,虽然针对他们的指控现已撤销,但此事给他们各自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巨大伤害。 视觉中国 资料


2014年,美国国家气象局水文专家陈霞芬和天普大学物理系教授郗小星分别被卷入中国间谍冤案。


陈霞芬被美国司法部指控为中国间谍,2014年10月20日她走进俄亥俄州威明顿市国家气象局办公室的时候,后门随即打开,走进了6个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他们指控陈窃取美国水坝信息,并与中国一高级官员秘密会面,并被告知将面临25年监禁以及100万美元的罚款。


这场灾祸彻底扰乱了陈霞芬的生活,她失去了经济来源,她中国的家人四处凑钱为她缴纳保释金。她的朋友和同事担心会因此事受到牵连。当地媒体蹲守在她家门口,准备曝光这个“外国间谍”。陈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那时我吃不下睡不着,每天只有哭。”


然而事发5个月之后,美国检方突然撤销了对陈霞芬的所有指控。


《纽约时报》撰文写道:“过去几年里,美国政府不断警告,中国黑客和间谍正在窃取商业机密和其他秘密情报。甚至有一种说法称,美国只有两种公司:一种是已经被中国间谍入侵过的公司,另一种是被中国间谍入侵了还没发觉的公司。”


201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布新措施抵御信息盗窃。之后,针对此类案件的调查和检控变得异常严苛。2013年美国司法部根据经济间谍法提起的诉讼比前一年高出30%左右。《纽约时报》称,有美国官方文件显示,此类案件中有一半以上与中国有关。


《纽约时报》还指出,陈案的发生与美国大规模打击中国商业间谍的背景紧密相关。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去年的报告显示,美国对商业机密盗窃事件立案数量已创下新纪录,从2009年到2013年,此类案件增加了60%。


郗小星


另一位华裔科学家郗小星则被指控向中国输送敏感超导技术,联邦调查局探员拔枪冲进郗小星家中,在他妻子和孩子面前实施逮捕。2015年9月11日,美国司法部宣布撤销有关郗小星的指控,原因是多位专家作证,他们弄错了最核心的证据。


郗小星出生在中国,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去德国两年,然后来到美国并加入美国国籍。他是全世界二硼化镁薄膜材料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郗小星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介绍,他与国内高校有过不少合作,比如在清华担任过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跟中科院物理所的团队一起工作过几年、参加过北大一个科技创新项目。


此次事件的核心是一个叫“袖珍加热器”的设备。郗小星表示,“袖珍加热器”本身与“敏感技术”完全无关,这个设备技术是彻底公开的,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并不像美国政府说的那么高精尖。


美国民权委员会在2015年11月23日发声,已致信美国司法部长,要求对近来华裔科学家屡陷中国间谍冤案开展调查,对于司法部在涉及华裔的案件中没有开展充分尽职调查而是急于得出结论表示担忧。


美国司法部指控郗小星时,甚至连他的年龄都搞错了。郗小星今年56岁,但司法部网站上的起诉声明至今还写着47岁。郗小星虽然已经被释放回家,但他的护照依然被没收,并不准许他离开宾夕法尼亚州东部。


民权委员会表示,在开展针对亚裔、尤其是华裔美国人的调查、监视和逮捕时,由于这些人的种族或祖籍国背景,司法部没有开展充分的尽职调查,而是急于得出结论,民权委员会对此感到担忧。陈霞芬、郗小星以及其他一些华裔美国人的冤案表明,执法机构可能过分热衷于把华裔作为调查目标。


【附】请愿书联合签名名单:


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促进会前主席


戴维·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加州理工学院前校长


保罗·伯格(Paul Berg),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国家科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贝克曼中心名誉主任


陈刚(Gang Chen),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Carl Richard Soderberg讲席教授


钱煦(Shu Chien),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加州大学教授


卓以和(Alfred Y. Cho),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美国朗讯科技公司贝尔实验室半导体研究室主任


保罗 C.W.楚(Paul C.W. Chu),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


Y.C.拉里·何(Y.C. Larry Ho),哈佛大学名誉教授,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前任主席


胡正明(Chenming Hu),美国国家技术和创新奖得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胡玲(Evelyn Hu),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终身导师奖得主


张翔(Xiang Zhang),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杰出教授


理查德·杰尔(Richard Zare),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沃尔夫奖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教授


T.P.马(T.P. Ma),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耶鲁大学主席教授


蒲慕明(Mu-Ming Poo),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誉教授


杨培东(Peidong Yang),麦克阿瑟奖获得者,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托尔斯滕·威塞尔(Torsten Wiesel),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洛克菲勒大学名誉主席


崔琦(Daniel Tsui),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国家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顿电子工程系名誉教授


王智源(Chi-Yuen Wang),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球与行星科学专业名誉教授

0 0
 Share with WeChat
Open your WeChat,Scan QR Code,and then click the share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of your screen.